新日铁住金抗拉强度1.5GPa高碳钢实验室试制成功
新日铁住金着手开发通过有效利用轻元素,将稀有元素添加量控制到10%以下的高碳钢,近期,实验室阶段的高碳钢达到了兼具1.5GPa抗拉强度和15%延伸率的综合性能水平。
日前在日本召开的新结构材料技术研究团队(ISMA)成果报告会上,新日铁住金技术开发研究所基础冶金学研究部人员作了相关报告。这是ISMA推进研发革新钢板的环节之一,该项目以新日铁住金为首,联合日本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山形大学、静冈大学、综合科学研究机构东海事业中心等组成研发团队,通过有效利用碳和价格低但不易作为钢铁材料使用的轻元素,研究开发既能降低成本,又可同时实现高强度和高延伸率的钢材。
ISMA所谓“革新钢板”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同时具有1.5GPa抗拉强度、20%延伸率的冷冲压用高强度高延展性钢板。新日铁住金、JFE钢铁公司以及神户制钢均已经于2014财年(截至2015年3月底)末提前一年实现了同时具有抗拉强度1.2GPa和延伸率15%这一阶段性目标。
新日铁住金团队通过高度控制金属组织,在确保强度和延展性的同时,使用轻元素,将稀有元素添加量控制到10%以下,进一步推进“革新钢板”的开发,对0.6%C钢的最佳组织控制方式及轻元素对各项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于含有轻元素的钢,以细化原有奥氏体晶粒的马氏体组织为基体,同时实现了抗拉强度1.5GPa和延伸率15%以上的优良性能。
具体而言,通过采用利用激光的可现场动态观察中高温度区域组织变化的分析装置(最高加热温度1200℃),确立了对1000℃以上组织变化的现场观察和结晶方位分析方法。实现了轻元素晶界偏析预测手法,并扩展到开发钢的成分设计以及扩展到加工、热处理等方面。该装置作为“革新性新结构材料等研究开发”的重要一环,被命名为“FE-SEM/ SIM/EBSD装置”。该装置的开发,对确定实现钢超高强度的关键轻元素的功能发挥作用。
开发的钢材与使用合金元素的钢材相比,尚存在对腐蚀性影响较大等问题,今后,研究团队将尝试利用轻元素保证钢板表面质量等。为了实现ISMA提出的到2022年完成最终目标——同时达到抗拉强度1.5GPa、延伸率20%,需要将可靠性评价(腐蚀、延迟破坏等)的研究作为共同协作课题向前推进。
太钢确定“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16年重点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钢铁行业去产能的窗口期,淘汰性竞争的显效期,也是太钢扭亏脱困、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实现百年太钢梦的关键期。1月28-29日,太钢集团公司第十七届五次、不锈钢股份公司第二届五次职代会隆重召开。在这次“两会”上,太钢确定了“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16年工作任务,号召公司上下尽责至善,克难奋进,万众一心共筑“百年太钢梦”。
“十三五”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个发展”新理念,按照省委十届七次全会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围绕公司“做强主业、延伸发展、多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改革创新为统领,以价值经营为主线,以品种质量为重点,以对标准挖潜为方法,以依法治企为保障,传递市场压力,增强干部动力,激发全员活力,打赢生存保卫战,全速构建新常态下的竞争力,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和国际一流的大型企业集团,同心共筑“百年太钢梦”。
2)发展目标
经济效益显著,资产保值增值;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保持行业领先水平;保障和改善职工生活品质,实现职工与企业共成长。
做强主业:打造极具特色的精品基地,成为以不锈钢为主的特殊钢领军企业。
延伸发展: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下游产业链。
多元发展:做强做优做大金融投资、新材料、贸易、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产业,加强资产证券化步伐。
绿色发展:形成“六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永续行业绿色发展典范。
和谐发展:推进共建共享,实现企业与社会、客户、股东、员工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进步、和谐统一。
3)发展路径
生产经营:由依靠项目建设和要素投入,向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人才成长,提高品种质量效益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精益运营的转型。
产业发展:由注重钢铁主业发展,向既做强做优钢铁核心主业又积极培育壮大多元产业集群的转型,形成主业特强、多元协同的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由消化引进技术集成创新的后发优势,向更多的依靠原始发明创新,形成先发优势引领行业发展的转型。
商业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 ”、产融结合等方式向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延伸,加快由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的转型。
4)加强六个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制,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激发全员科技创新活力。
服务用户能力:培强全员营销、技术营销、服务营销能力,敏锐发现市场,敏捷满足用户,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最好的产品和一揽子服务方案。
投资运营能力:开展有质量、有效益、有前途的投资,加快培育公司新的发展动能。加快推进优势资产的资本化、证券化,发挥资产的最大效能。
业务协同能力:创新集团管控模式,构建协同支撑体系,实施流程创新,强化业务协同,统一目标、共享资源、无边界协作,发挥整体优势。
风险防控能力:加强生产经营风险防控、公共安全风险防控和廉政风险防控,实现企业稳健发展、基业长青。
尽善尽美能力:营造追求卓越、尽善尽美的文化氛围,全面培育职工尽善尽美的行为习惯,努力把成本降到最低、品种调到最优、质量做到最佳、效率提到最高、服务做到最好。
2016年重点工作
坚持深化改革,着力激发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推进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变革,改进全员绩效管理体系,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推进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深化生活后勤管理改革。
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提升品种质量竞争力。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大力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稳定产品质量,打造卓越品牌。
坚持多元发展,着力扩展生存发展新空间。加快新材料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高金融投资产业盈利水平,做强做优贸易业务,加快培育新的上市公司,提升其他多元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
坚持对标挖潜,着力降本增效止损减亏。深度挖掘钢铁主业降本增效能力,科学组织矿山生产,实行“一厂一策”的奖惩办法,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积极优化融资结构,全力突破物流瓶颈,用好用足国家政策。
坚持依法治企,着力防控各类风险。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环境保护;严格防范经营风险。
坚持共创共享,着力保持和谐稳定。畅通员工职业成长通道,强化干部作风建设,继续改善职工生活品质。
攀钢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高效选矿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1月24日,从攀钢集团矿业公司获悉,“十二五”期间,攀钢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钒钛磁铁矿高效选矿关键技术与示范”课题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其相关成果应用后,可以延长攀枝花矿区服务年限十年以上,对全国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起到示范作用。
据了解,攀西钒钛铁矿储量近100亿吨,占全国铁矿石储量的20%;钛储量占全国94%,位居世界第一;钒储量占全国87%,位居世界第三;还伴生有钪、铬、镓、钴、镍等多种稀有元素,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经过多年攻关,攀西钒钛磁铁矿利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受工艺矿物学研究手段、矿石性质及选矿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攀枝花矿区大量低品位矿石、低品位钛铁矿未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土地占用。攀西钒钛磁铁矿从设计到开采,均以含铁20%作为工业品位。采矿过程中伴随采出大量15%-20%的低品位矿石,几十年来一直作为废弃物堆放在排土场。
针对钒钛磁铁矿资源利用率低、各有用元素回收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难题,从2012年开始,攀钢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和东北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了国家863计划课题“钒钛磁铁矿高效选矿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利用率,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在课题研究中,攀钢“一路绿灯”,对于人、财、物等投入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课题组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高压辊磨破碎、粗粒抛尾、磁性分离、选择性磨矿等工艺技术的关键性突破,形成了高效选铁成套技术;建成了年处理低品位钒钛磁铁矿1000万吨、生产铁精矿130万吨的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高效选铁示范线,实现了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高效利用,成本较常规流程降低了30.55%,使钒钛磁铁矿的工业品位由20%降到15%,钒钛磁铁矿资源相对利用率提高了23.64个百分点。同时,课题组还对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多项前沿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了铁钛共磨分选流程、超细粒级钛铁矿回收新工艺,并在实验室实现了钒钛磁铁矿高效选矿全流程再现;完成了钒钛磁铁矿中各有价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和选矿过程中的金属走向研究。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钒钛磁铁矿高效选矿关键技术与示范”课题研究,攀钢在选矿技术上突破了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利用的瓶颈,不仅可以延长攀枝花矿区服务年限十年以上,还对攀西乃至全国的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